而最早关于沙漏的记载是1338年在意大利的一幅壁画上被发现的。
到了15世纪沙漏开始广泛使用,市场上已有沙漏在销售,主要用于海上航行,工业和烹饪等行业中。
中国在1360年的元朝,也制造出了利用流沙来计时的装置,它是依靠流沙来驱动齿轮转动在刻度盘上显示时间,这种装置较复杂也就会造成计时并不准确。
漏刻/漏壶
在中国历史上也会使用沙漏来计时,但是使用时间最长,应用范围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,它跟沙漏有相同之处,都是根据物体匀速下落的方式来记录时间的。
最早的漏刻是一种看起来像桶的容器,古人就是用它来计算时间的,人们将水注入其中,按照水从壶嘴漏出的多少来计算时间。
在使用漏壶时,要先在漏壶中插入一根带有刻度的标杆,这根标杆也被叫箭,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,箭杆就会随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沉,以壶口处箭杆上的刻度指示时间,但是这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会受到水浅或水满影响水流出的速度,因此无法精确的计算时间,所以只能将其作为粗略计算时间的一种工具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古人又研发出多级漏刻装置,所谓的多级漏刻装置就是一次使用多只漏壶,将它们上下依次串联成一组,每只漏壶都依次向下一只漏壶中滴水,这样就能保证下端水壶内的水位基本保持恒定,那么最下面那只水壶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,这样测出来的时间也就更加精确了。
沙漏的制造过程
首先要从做沙开始,天然沙由于并不是圆的光滑度并不好,所以并不适合做沙漏,现在市场上的沙漏普遍使用微粒玻璃珠,如果要做出计时非常准确的沙漏,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矽酸的干燥剂。
将其放入锅中用火加热将多余的水分蒸发掉,使其沙中只有20%的含水量,如果太过干燥沙容易粘在玻璃壁上。
将玻璃管切成沙漏的尺寸,切割后的每根玻璃管就是沙漏的原型。
用高温来加工沙漏的形状,温度非常重要首先用到低温来将玻璃管加热,将软化后的玻璃管从两侧拉开,做出沙漏中间狭窄的管道,管道的大小要全靠工人的经验。
接下里就是做沙漏的底,为了让玻璃自己立起来,要从玻璃管的末端做出底部,将玻璃管末端加热后用小钳子一边转一边压,一直压到做出瓶沿为止,最后将玻璃末端全部封住。
还有的沙漏上下两部分是圆形的玻璃球,这是通过对玻璃高温加热后让其软化,靠人工吹制加工而成的。
接下来就是对要密封的玻璃管内装沙,配合时间来调节沙的用量,重复多次以正确的测出沙的量。
对放入沙的玻璃管另一端加上底,同样用高温和钳子做出瓶沿并封口。
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沙漏就完成了。
现在沙漏不再是重要的计时工具,人们还是很喜欢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计时工具,也制造出很多不一样的沙漏。
世界上最大的沙漏出现在日本,这个沙漏体型巨大,高5米,直径1米,内部能够容纳1吨重量的沙子,它计时长度就是365天,也就是沙漏里面的沙子漏完刚好就是1年,这个巨大的沙漏也被列入了世界基尼斯记录中。
现在随着手机,电脑等计时工具的增多,沙漏也不再只是计时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,如在书桌上摆放沙漏不但作为装饰,更是提醒自己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,要珍惜当下宝贵的时间,还有相互之间赠送沙漏象征着爱情和珍贵的友谊,通过沙漏还可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